弱势融股沪指震荡走弱跌0 地产金缩量
25日,弱势融股沪深两市低开低走,震荡走弱全日维持弱势震荡态势,缩量临近尾盘跌幅有所收窄。跌地截至收盘,产金沪指跌0.58%,弱势融股报2781.14点,震荡走弱成交1085亿元;深成指跌0.66%,缩量报8353.38点,跌地成交1338亿元;创业板指跌0.38%,产金报1405.81点,弱势融股成交355亿元。震荡走弱两市成交量再度萎缩。缩量
盘面上看,跌地两市板块多数飘绿,产金地产、银行、旅游、券商、家电等板块跌幅居前,有色、电力、钢铁等周期股亦走弱。仓储物流、石油板块走强,航空、猪肉概念、黄金概念等小幅拉升。
对于近日市场走势,渤海证券指出,近期压制投资者情绪的利空因素在上周阶段性落地,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市场虽然在成交量地量后出现反弹,但仍未摆脱存量市场。当前市场情绪偏谨慎的背景下,A股能否出现趋势性行情取决于是否有充分的上涨逻辑支撑,现阶段积极因素仍在积累中,未来需要关注经济金融数据边际改善的持续性,以及稳增长、稳投资等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转向受益板块、制造业和消费升级领域。
长城证券指出,目前市场的底部特征明显,政策底在持续显现;从估值、换手率、成交量、破净股等指标来看“估值底”亦已显现。当前点位对长线资金来说具有投资价值(例如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社保基金抄底力度加大、上市公司持续回购股份等),叠加四中全会及改革预期,总体认为在政策持续催化下“吃饭行情”有望逐渐开启。后续关注焦点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此外美国三季度加息时点也即将到来,可能引发的全球市场波动也值得关注。
行业配置方面,持续看好筑底反弹过程中持续性较强的消费和成长方向。此外历史上政策底向市场底传导之中,金融板块均有较好表现,当前金融监管边际放松助于金融板块估值修复,重点关注估值优势显著、资产质量有望提升的银行行业。超跌反弹角度,部分优质成长股已经逐渐具有配置价值,建议关注自主创新、5G、新能源等方向。消费板块的强势股补跌幅度已经接近历史情况,业绩确定性较强且具有抗周期特征的大众消费行业后续有望重新获得中长线资金关注,包括医药、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行业。周期板块建议更多从供需格局改善角度选取细分行业,包括化工、电力等。
标签:沪指|缩量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责任编辑:知识)
-
摘要:近日,在海关总署的大力支持下,国铁集团创新推出铁公联运出口全程物流产品,进一步优化物流组织和海关监管模式,实现全程物流一次承运、海关监管一单贯通。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大连讯(记者张恒)1月29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辽宁省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对大连永康堂大药房和大连阳光大药房有限公司凌秀店在全国迎战疫情期间,大幅提高口罩销售价格,涉嫌哄抬口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10月18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发布111项地方标准,涵盖市场监管、农业林业、安全生产、智能汽车、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自2022年6月以来,持续开展标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景立晖记者吴采平)9月29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在湖北省“小个专”及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湖北省举行了“小个专”党建网上线仪式,启动运行融合党建信息统计、 ...[详细]
-
宿松融媒讯 为助力我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营造文明和谐、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1月15日,县直工委党员志愿者到大河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手拿扫帚、铁钳等工具,发扬不怕苦、不怕脏的精神,对主干道两侧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为进一步提高校园食堂、集中配餐单位食品安全意识,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食安办10月21日决定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护苗”专项行动,对该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曹秀炜记者李洪涛)10月8日,记者从吉林省蛟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按照吉林省市场监管局、蛟河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个体工商户发展质量”工作部署,该局为首批入选全省“名特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 刘浩)1月31日,记者从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为坚决贯彻落实关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工作要求,该局迅速启动应急管理机制,相关科室提前结束春节假期,为防 ...[详细]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第三季度消费投诉热点:“代维权”“摄影服务”“演出票务”等上榜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11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以及八大消费投诉热点,主要涉及法律咨询服务、摄影服务、预付式消费、外卖餐饮消费、演出票务等行业和领域。 ...[详细]
-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联防联控 全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王秉阳)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加大疫情防控工作力度,强化应对处置措施,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是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 ...[详细]